簡 易 觀 星 入 門  

如何觀星其實沒有涉及什麼大學問或高深技巧,也不會涉及大量金錢。當你身處郊外較黑環境,遇上一個晴朗的夜空,肉眼已經可以飽覽數不清的點點繁星,但如能有系統去認識星座,或進一步用雙筒鏡,又或輕便天文望遠鏡搜尋星座裹的不同組合形態的天體,用儀器擴大你的眼界,親眼體會奇異的宇宙,就更可數倍的增加你的觀星樂趣.......

觀 星 三 步 曲 : 1. 認識星座
觀星第一步是認識星座,認識一些星座後,你可更易找出一些有趣天體來觀看,又例如你看到資料某彗星出現在那星座,你便可以知道什麼時間在那星座找尋。全天有88星座,我們在北半球可見大部分星座,有小部份星座只能在南半球看見,認識星座不用借助任何儀器,只利用我們的肉眼便可,肉眼是最闊角度觀測工具,星座一般都橫夸天空15度以上,雙筒鏡有較闊視場也不能涵蓋整個星座。認識星座只借助星圖,再多一枝紅光電筒或多一個指南針以分辨南北,最易入門是用旋轉星圖﹝見下附圖﹞或簡易的每月星圖,很多天文月刊都附有,例如天文愛好者、SKY AND TELESCOPE等,或在網上也很易找到。

方便的旋轉星圖
天文月刊所附的每月星圖

如何用星圖:
旋轉星圖: 旋轉星圖由兩個轉盤組合,底轉盤是星圖和月份日期,上面轉盤是時間和顯示天空窗口,窗口呈橢圓形,標示有東南西北水平方向,如你向東天空觀看,把這星圖窗口東方向下,就可對照來辨認天空的星座和它所在位置。記住首先轉動星盤將你觀看的時間對應月份和日期。
每月星圖: 差不多所有天文月刊必定附有每月星圖,適合某月份晚上一段時間內合用,星圖外圓表示360度水平線,中心是天頂,用法和旋轉星圖相同,如你向北方天空觀看,就把星圖北方轉向下方來觀看。每月星圖比例較大,通常比旋轉星圖詳細,星等較多,及有較光亮的星云、星團位置,而且近水平線的星座不大變形,比較起旋轉星圖更易辨認星座.

星座分四季出現,但如我們從晚上看至午夜後或至天亮前,便可看到兩季甚至三季的星座﹝地球自轉﹞每季都有些易辨認的星座,它們由較多亮星組成,從這些星座開始很易入手,例如冬季的獵戶座,夏季的天鵝座和天蝎座,恆星組合的形態都很易認出。

貼士一: 入門易認星座
春季: 雙子座、巨蟹座、獅子座、大熊座﹝北斗七星﹞
夏季: 人馬座、天蝎座、天鵝座、牧夫座
秋季: 飛馬座、仙后座、仙王座
冬季: 獵戶座、大犬座、金牛座,御夫座
貼士二: 參加公開天文團體的活動

夏季最易入門辨認的星座莫如人馬座和天蝎座。夏季入黑時份,初學觀星的朋友拿起星圖向正南方觀看,仰角 40 度左右的天區,不難在數分鐘內便可認出這兩星座,右方的天蝎座內,光星連線非常酷似彎曲毒尾巴的蝎子。

而左方的人馬座,古希臘想像為拿起射向天蝎的半人半馬天神,但從光星的連線更酷似中式茶壺,而茶壺咀更像噴出水蒸汽﹝銀河﹞,所以不少愛好者也就稱它為「茶壺」  

第 二 步 曲 : 2. 雙筒鏡觀星
在光害較少的地方,晴朗的晚上你肉眼至少可看到數千恆星,各組合成不同星座,但這些星座裹還有許多肉眼無法分辨看到的小組合,例如一些雙星、星團、和星云,或剛出現的彗星。對初入門的朋友來說,一個只數百元的雙筒鏡已經可以大大擴展你的視野,令你驚訝原來有這麼多天體肉眼不能看見或難以看得清楚。

雙筒鏡有很多格規,主要是口徑上分別,不同產地價錢也有很大差異,如你懂得選擇,一些國產數百元的已有很不錯的表現,觀星愛好者最常用的格規是10x50和10x60,如果是小朋友學觀星,可以選擇輕一點的8x40。雙筒鏡上印上的格規,例如10x50,第一數字表示10倍,第二數字表示口徑50毫米﹝50mm﹞。由40- 60mm 這類口徑雙筒鏡都可以輕鬆手持來觀星,7x-10x倍是最合適倍數,過高倍數視場景象很搖晃,多看幾秒也很不舒服,另記住這一點: 雙筒鏡倍數越高,相對視角越狹窄,不利於手持來找天體,10x50雙筒一般都有6-7度視埸,比較容易找天體。注意: 以觀星目的來說,不要貪輕選擇口徑少於30mm的﹝光量太暗﹞或太大口徑的,例如大過80mm,大口徑較重,視場較窄,不能手持,必要配合三腳架用,不宜初入門選擇。

圖上: 10x50雙筒鏡,是很多觀星同好的隨身標準裝備。更是最經濟的入門級工具。


圖右: 25x130大口徑雙筒鏡,重量是一個10x50 的十三倍以上,要配上重型三腳使用,只適合固定地方和有車人士。

當你對星座有了多少認識後,便可進一步用雙筒鏡在星座裹找一些趣味性天體來看。這些就是你可能聽聞過的所謂"深空天體Deep Sky Objects",DSO普遍是指星云、星團這類天體,它們都各自有不同形態,令很多愛好者百看不厭。首先看看你手上的星圖,一些簡單旋轉星圖基本上沒有印出這些天體位置,天文月刊內的每月全天星圖比例較大,大多印有著名而又易看的DSO天體位置。另外,網絡上也有些免費星圖軟件,可印出適合雙筒鏡找DSO用的星圖。


TO BE CONTINUE......

Copyright; Sun Sing Scientific Co. 2011